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08年第15期
编号:11621762
妊娠期子宫肌瘤5例的剔除治疗体会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8年7月22日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2008年第15期
     3 讨论

    3.1 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现状与展望 近年来,在妊娠期行肌瘤剔除术尚存在争议和顾虑,担心手术导致流产、术中出血、术后感染和自发性子宫破裂,乃至远期的肌瘤复发,组织粘连等不良反应。根据国内外文献和我们的体会探讨一下手术利弊:首先是流产,妊娠期剔除肌瘤手术,可能伤及子宫的肌层、内膜、甚至胎盘胎膜,可引起流产,但流产的发生与肌瘤生长部位、大小,肌层和内膜损伤程度,缝合技巧和手术时机有关。本文剔除肌瘤2例无流产迹象,妊娠至足月;其次是术中出血,孕期子宫血液循环丰富,剔除肌瘤时又不用止血带,术中出血比非孕期手术多,但有作者[1,2]认为通过改进手术技巧可明显减少手术出血,即将肌瘤从包膜内剔除,不损伤肌层组织是减少出血的关键,如此剔除肌瘤,即使不用止血带,只要不伤及肌层,出血并不多,但宫颈巨大肌瘤剔除,尤其是后壁肌瘤,由于手术视野受限,创面大,操作困难,手术时间相对延长,出血增多,应先终止妊娠后剔除肌瘤。第三是感染,孕期抵抗力下降,特别是红色变性保守治疗时间长,易发生感染,但该手术多为择期清洁手术,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使用,感染并不多,各家报告均无感染发生。第四是自发性子宫破裂,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子宫壁留下疤痕,并随孕周增加而增大,由于疤痕的伸展性较差,可随子宫增大而自然裂开导致子宫破裂,尤其是肌层损伤较深或全肌层损伤易发生,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肌纤维切断较多,但妊娠期子宫壁伤口具有旺盛的肥大增殖倾向,极易软化,几乎不形成疤痕,不同于非妊娠期手术,故很少有剔除肌瘤后子宫破裂的报道。第五是肌瘤复发和组织粘连,Sirjusingh等[3]观察认为这是影响远期效果的主要弊端,但研究报道不多。因此,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,大多数学者在认识上已经趋向统一,特别是剖宫产同时剔除肌瘤得到大家的肯定。妊娠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优点在于:①解除肌瘤对胎儿生长和分娩的影响;②避免肌瘤迅速生长,发生红色变性,产生急腹症,甚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;③孕期子宫肌纤维肥大、增生,子宫柔软,剔除肌瘤时对肌纤维损伤小,且不易漏掉,减少复发。孕期和产褥期是剔除肌瘤的好时机;④早期明确诊断,鉴别卵巢恶性肿瘤;⑤孕期肌瘤骤增,产后可缩小,但无法恢复至孕前状态,增加手术机会。鉴于上述优点,通过改进手术和缝合技巧,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有效、实用、安全的方法,还可避免手术并发症,并有人主张孕期剔除肌瘤不必受孕周限制,甚至不要放过人流后或产褥期这一剔除子宫肌瘤的大好机会。日本小岛医生就是这样做的[3],他进行了50多例孕期肌瘤剔除术,流产率很低,仅4%,无子宫破裂发生。但子宫腺肌瘤不可误以肌瘤,剔除易产生流产和出血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3.2 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指征、条件和方法 鉴于该手术尚有争议,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应尽量保守治疗,严密观察,但作者认为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:①肌瘤红色变性保守治疗无效;②较大肌瘤估计变性可能性极大,尤其是浆膜下肌瘤;③较大肌瘤与卵巢恶性肿瘤难以区别者;④要求同时终止妊娠者,包括剖宫产、引产、流产。手术条件首先是手术时机得当,最好在孕13~24周间进行,要求终止妊娠者可先行流产、引产或顺产后短期内剔除肌瘤或剖宫产同时进行;其次是手术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;第三,应征得患者的同意。子宫切口的选择、剥离的方法和缝合的技巧是手术关键,子宫体部切口应在肌瘤表面,切口方向与肌纤维方向一致,尽可能少的切断肌纤维,切口的深度达肌瘤包膜内,在包膜内钝性剔除瘤核,且着力在肌瘤上,避免刺激子宫壁,避免损伤肌层和内膜,手法轻柔,用进口1号肠线间断分层缝合,勿留死腔,保持创面光滑,保留胎儿者禁用缩宫素,术中术后用硫酸镁抑制宫缩。若在电视腹腔镜下剔除孕期有症状带蒂肌瘤者更安全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 连利娟.林巧雅妇科肿瘤学.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6:368.371.

    2 Glowind K.Mterine myoma in pregnancy.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,2000,79(4):617.623.

    3 Sirusingh A,Bassaw B,Roopnarinesingh S.The results of abdominal myomectomy.West Indian Med J,2004,53(4):138.144., 百拇医药(邓念美)
上一页1 2